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发表财政预算案。因应全港7434部电动车辆首次登记税豁免期将于3月31日届满,预算案宣布延长豁免期,并推出“绿色运输基金试验计划”等,继续推动环保。
陈茂波在总结预算案时动情表示,将善用资源,把香港建造成为一个低碳、宜居、智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对于香港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一代,幸福的生活不仅是为物质追求,更多的是可以自由追求心灵满足,保育社区、传承自然。
穿过西区海底隧道一路向北,看着隔海相望的青马大桥由远及近再渐渐消失在视野,记者乘坐巴士沿着山路来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屯门稔湾。
享无际海景,赏月明星稀;拥树林湖泊,闻鸟语花香。坐落于稔湾堆填区内的污泥焚化厂“T·Park(源·区)”让所有首次前来参观的访客直呼意外:近万平方米的花木园林内种满黄槿和细叶榕,其中1/5的湿地面积可供雀鸟栖息繁衍;园内绿化达七成以上,更有温泉水疗池可供免费使用……有与记者一同入园的婆婆感慨道:“没想到香港还可以有这么美的地方!”
“建筑主体的流线和波浪型设计概念源自四周的山峦海岸,其中烟气管道被安全地隐藏在行政大楼之内,而且外墙的特制玻璃、自然通风系统和天台绿化都可有效发挥节能作用呢。”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环保主任温家玲向记者介绍说。
这座“二十年磨一剑”的绿色建筑由已故法国知名设计师操刀,是全香港第一个以“转废为能”为主题的环保设施,概念新颖、设计独特,自2016年6月起对公众开放。其名称内的“T”字代表“转焕”,取“转废为能、焕然一新”之意。提起建造初衷,温家玲坦言,香港日均产生污泥1200吨(约等于2.1万名成人重量),须全数运入堆填区处理,长此以往会给城市带来非常大负荷;经过多年研究和咨询,环保署发现将污泥焚化发电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于是源·区应运而生。设施内的污泥焚化炉利用“流化床技术”将污泥作高效燃烧,可令弃置于堆填区内的污泥体积大减90%,同时焚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又被传送至涡轮机内转化为电力,供设施“自给自足”,并可额外为4000个家庭供电。
“与其说源·区是座污泥焚化工厂,不如说它是个寓教于乐的环保课堂。”温家玲说,源·区内有精心设计的十大景观,其中“源·馆”和“源·廊”分别以互动模型和短片形式介绍“转废为能”、污泥焚化发电、灰烬及残余物处理、水资源管理等,让访客不必深入厂房,也可学习到废物处理的详细流程。
作为一所兼具生态保育与环保教育的“社区设施”,源·区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着环保的气息,经码头防撞木改造的长凳、由旧车胎“变身”的旋转椅,还有玻璃瓶装饰的壁画……向来访的客人讲述着“惜物减废”的故事。
除了源·区,香港的街头巷尾也时常上演各类有趣的环境及环保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包括“社区种植日”“绿化香港活动”“世界环境日”“厨余循环再制造项目”等,鼓励全港大众热情参加。隶属于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的社区关系组便是此类活动的牵头人,团队内虽仅有40余人,但他们的“合作伙伴”上至政府机关、下至社会团体,终年通过各类运动、宣传刊物、教育计划等推广社区环保意识,以持续的行为改变环境。
环境保护署助理署长陈英侬向记者介绍说,特区政府每年会出资赞助100余个与环保议题相关的计划或项目,旨在推广减废、教育、科研及自然保育等,年总投入约为2亿至3亿港元,占政府环境及食物类总支出的1%。
就环保理念和行为习惯来说,陈英侬认为,香港的年轻一代做得更好,例如在垃圾分类、爱护绿化等方面,年轻人的行为更让人欣慰。对于这一现象,有学者将其归因于求学时期长达数年的环保教育。
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时期,到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时代,香港环境保护署与教育局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心设计了程度各异的教育计划,旨在将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记者翻查近年开展的“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发现,不同学校会因应环保教育开展不一样的校本课程,有些在常识课引入“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议题、有些利用学校空地指导学生栽种有机植物、有些以“共建环保城”为主题进行课程统整,还有些聚焦“可持续教育”作全方位学习……
曾获环境运动委员会所颁“香港绿色学校奖”金奖的天主教善导小学是践行环保教育的佼佼者,负责人谢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位于学校天台的“有机耕作池”,绿油油的菜苗全由学生一手栽种,再进行长达数周或数月的辛勤培育。除此之外,善导小学还于校内实施现场按量派饭,减少厨余;又回收校服和光碟等,以供重复使用。
根据环保署的资料数据,自2000年起,共有800余间幼稚园及中小学参与“香港绿色学校奖”评选,但截至2016年底,仅有41间幼稚园和236间中小学获此奖项。陈英侬说,“想获奖,得目标和行动相符,毕竟我们的筛选标准还是很严格的!”
不过,环保教育有可能成为全港所有学校的“必修课”吗?陈英侬坦言,这并不现实。由于香港中小学普遍课业紧张,老师很难抽出时间为环保教育开设专科,因此大多环保知识只能被安插在常识课内,由老师按需教授,相关的课外活动也由学校酌情开展。
有鉴于此,环保署、教育局联同环境运动委员会一道于1995年推出“学生环境保护大使”计划,额外帮助学生培养环保兴趣,并鼓励他们以积极行动改善环境。计划内容有讲座、工作坊和当地考验查证,其中讲座主要涵盖香港环保政策、全球环境议题等四大板块,工作坊及当地考验查证则包括地质公园、海岸保育及清洁、生态导赏、环保设施及堆填区参观等。截至2016/2017学年,全港已有学生环保大使10201名,分别来自358间中小学校。
就读于中华基督教湾仔堂基道小学五年级的叶莹莹已两次参与“海岸保育”当地考验查证培训。从初时站在海岸看着垃圾束手无策,到现在熟练地将垃圾捡起分类并填写记录,她的感悟中却带着些许无奈,“我们两次去的是同一片海岸,好像环境并没有大的改观,但还是会尽自己所能做下去,希望总有一天海水上可以不再漂浮垃圾。”
在推行了多年环保政策的香港社会,市民的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升?温家玲给出了肯定答案。她引用源·区的参观人次为例,由开幕至今访客人次已近5万,且平均天天都会有至少一队学生团到访,显示出各行各业的市民都对环保抱有热情。源·区的初衷是想教授公众“转废为能、惜物减废”,希望我们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审视“废物”的价值,改变浪费的习惯。“从我们目前收到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温家玲无不自豪地说。
而在陈英侬看来,香港人的环保意识虽有提升,却仍未足够。她向记者举例说,现时香港许多咖啡厅甚至茶餐厅都提倡让客人自备水杯、餐盒,以此减少塑料废料,然而许多人不以为意,以为只要将塑料水瓶回收即可达到同样的环保效果,“可他们忘记了塑胶是非常难降解的物质,哪怕回收也仍然有害”。
作为环保署的负责人,陈英侬还同时肩负向公众推广、宣传环保教育的责任。电视、电台、网络、巴士车身广告甚至车站海报,她的团队将环保宣传嵌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未来,陈英侬信心满满,“香港的软件硬件兼备,我们没理由做不好环境保护。”
Views: